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偉大作曲家的心靈世界》

華格納 (上)
Richard Wagner

1876年8月,巴伐利亞小鎮拜羅伊特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人們引頸期盼,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作曲家、貴族和愛樂者齊聚一堂,在客棧和咖啡館裡互相推擠。劇場裡熱鬧的談話聲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一場歌劇的首演及其舉辦地點。

這場盛事籌備已久。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位作曲家精心創作一部包含九十多個主題、演出時間超過十二小時的作品。大規模的籌款活動花了五年的時間終於籌集到資金,為這部作品專門建造了一座宏偉的新劇院。8月13日終於到來了,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以及其他眾多作曲家紛紛入座,貴族們擠滿了一個特別的「王子包廂」。在等待這部不朽作品開演之際,觀眾們翻閱著一本詳盡的手冊,試圖理解這部歷時四天演出、由四部歌劇組成宏大格局的連篇音樂。樂團團員就位後,劇場安靜下來,理查·華格納欣喜若狂以勝利之姿出場,他宏偉的《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的旋律響徹音樂廳。

任何熟悉華格納和其作品的人都會想知道為什麼他會出現在這本關於心靈世界的書中。他不是以自我中心、追求放蕩不羈的愛、以及與自稱憎恨基督教的哲學家尼采交好而聞名嗎?華格納後來不是被希特勒當成第三帝國的先知嗎?在跳過這篇文章之前,不妨看看這位音樂天才鮮為人知的一面,值得世人思考。

才華橫溢的華格納在孩童時期就表現出對文學、文化和不同語言的熱愛,但從未對音樂產生興趣。直到十幾歲時受到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和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的啟發,年輕的華格納才開始學習音樂。然後,就像他一生中所做的一切一樣,他不顧一切地投入其中。他匆匆結婚,在二十歲剛開始音樂生涯後,就向一位名叫明娜·普蘭納的女演員求婚。華格納和他的妻子在三十年的極度貧困生活中彼此折磨。然而,華格納始終堅持創作卓越音樂,這些作品多年來無人知曉,無人欣賞。有一次維也納宮廷歌劇院同意上演華格納的新作《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每位歌手都努力學習這首高難度的歌劇,費力完成令人困惑的排練。從未有人見過如此怪誕的音樂、極度複雜、胡言亂語。在華格納目睹這部作品首演之前,歌劇導演沮喪不已,最終在排練了整整七十七次之後,將這部作品擱置,認為無法演出!關鍵的轉折點出現在1864年,當時一位少數仰慕華格納的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在巴伐利亞登基,成為華格納的「超級贊助人」。這位新國王慷慨地償還了華格納的所有債務,並給予這位作曲家豐厚的薪水。華格納最狂野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

他創作的作品標誌著一種全新音樂形式的誕生,他稱之為「樂劇」(music drama)。他最傑出的成就之一是不朽的《尼伯龍根的指環》以及為其建造的龐大的拜羅伊特劇院(Bayreuth theater)。華格納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後,他追求才華橫溢的科西瑪·馮·彪羅,她是著名指揮家漢斯·馮·彪羅(Hans von Bülow,1830-1894)的妻子、作曲家李斯特的女兒,此舉​​引發了軒然大波。後來馮·彪羅的婚姻廢除,華格納與科西瑪結婚。華格納在音樂和文學領域持續創作出非凡的作品,直到69歲去世,他的音樂天賦毋庸置疑,但他的心靈世界卻矛盾重重,令人困惑。他是一個敏感易受影響的孩子,他在自傳中寫道,童年時他「懷著痛苦的同情心徘徊在教堂的十字架上,並渴望代替救世主被釘在十字架上」;但當地教會可憐牧師的樣子很快就澆滅了他的熱情,多年來信仰對他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曾有跡象顯示他對基督教的興趣日益濃厚。有一次,他宣布將創作一部以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者)生平為主題的英雄歌劇。

此外,當時36歲的華格納開始創作一部名為《拿撒勒的耶穌》(Jesus von Nazaretha)的鉅作,令他的朋友們大吃一驚,他說自己「受到了福音書研究的啟發」。他的同事斷然阻止了他的這項雄心壯志。華格納後來寫道,悲觀主義哲學家巴枯寧(Mikhail Bakunin,1814-1876)得知他的計劃後,「堅持要我無論如何都要把耶穌描繪成一個軟弱的角色。」 儘管如此,華格納還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創作劇本,創作出一種與福音書記載相得益彰的和諧,包含了大量新約經文。由於沒有得到支持,默默無聞的華格納最終放棄了這部原本可能成為重要宗教作品的作品。後來,他完成了一部龐大的管弦樂作品和三個合唱團的作品,名為《十二使徒的愛筵》(Des Liebesmahl der Apostel)。這部作品展現了他對聖經文本的清晰理解,甚至對傾注他某種程度的虔誠之心。

(待續)

~取自Spiritual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trick Kavanaugh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