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偉大作曲家的心靈世界》

李斯特(中)

  李斯特堅持音樂的目的是「高尚、安慰、淨化人類、祝福和讚美上帝」。他創作了許多聖樂合唱作品,包括五首詩篇、彌撒曲和清唱劇,以及鋼琴曲像是《詩意與宗教的和諧》(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兩首鋼琴傳說曲》(the Two Legends)和《巡禮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的最後一冊。

  在他與信仰相關的作品中,明顯流露一種特別深刻的靈感。關於他的彌撒曲(Missa Solemnis),他寫信告訴華格納:「對我而言這首曲子是禱告而非作曲」;隨後創作詩篇十三篇。中年後他對葛利果聖歌很感興趣,這在他的《十字架之路》(Via Crucis)等作品中可以看到。關於他最偉大的神劇鉅作《基督》(Christus),則是由他自己寫拉丁文劇本,節選聖經經文組成。

  這種浪漫主義的宗教不是輕率、迷信的信仰,而是對創造宇宙並在其中保持活躍的神的堅定信仰。關於理性主義和不可預測的神秘主義之間的平衡,李斯特認為自己「既不知道狂喜,也不知道異象」。他明確表示,他的信仰牢固地植根於傳統的基督教:「對十字架的熱切渴望和昇華一直是我真正的、內心最深處的使命。」

  一個明顯影響李斯特的人是拉門奈(Abbe de Lamennais),他是一位虔誠的作家與歐洲傑出的牧師。李斯特花了幾個小時與這個熱愛藝術和上帝的人交往。拉門奈寫道:「上帝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就是世界。」他們彼此欣賞欽佩,李斯特稱拉門奈為「父親般的朋友和導師」,拉門奈在給李斯特的信中寫道「很榮幸有一天成為你的門生」。認識他們的音樂學家哈瓦伊斯(Hugh Reginald Haweis)認為拉門奈「比任何人更能將李斯特從當時盛行的無神論漩渦中拯救出」。

  李斯特寫的書信中有很多提到他的信仰以及他對他人的關心。在給後來成為李斯特女婿的年輕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將向上帝祈禱,希望祂的信實和慈愛強而有力地照亮你的心。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嘲笑這種感覺。我無法不看到祂、並渴望祂是唯一的救贖。單單藉著基督在上帝裡面的順從、受苦,救恩和拯救就會臨到我們。」

  他在給維特根斯坦公主(Marie zu Sayn-Wittgenstein)的信中寫道:「願上帝保佑你,賜福予你。不要讓你的心不安,也不要讓它害怕。耶穌給了你祂的平安——不像世界所給的那樣。」在另一封信中,他鼓舞人心地寫道:「帶著虔誠的信心與內心的靈感,願主祝福所有正直的人。」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寫出安慰的話:「即使在最困難的日子裡,有幸成為基督徒的人有著一定的平安。」就像他許多作品的盛大結尾一樣,李斯特的信常常以豐盛的文字來結束:「願上帝與你同在,願我們通過祂相愛,今生和永恆!」

  李斯特在1865年4月25日進入羅馬的阿西西聖弗朗西斯第三修會並成為神父時,找到了他內心深處的需要:與自己和好。晚年他承認:「如果不是音樂,我應該完全獻身於教會,並成為一名方濟會修士;這是我內心深處的願望,促使我加入希望能夠事奉的教會」

  李斯特認為擔任神職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且為此做精心的準備。他在拉扎里斯蒂修道院住了幾天,並在日記中記錄如何度過:六點半起床,獨自在房裡冥想、喝咖啡,八點半參加彌撒,週日九點半參加彌撒。然後獨自讀經,參加聖禮,中午在食堂吃午餐,他一個人在一張小桌子旁吃飯,可惜離講壇太遠,聽不到修士的讀經。下午,他在花園裡散步,讀聖經,獨自冥想一小時。晚飯八點供餐,與上級討論信仰一直持續到九點半。十點鐘熄燈。(待續)

取自Spiritual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trick Kavanaugh

TOP